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银川10月16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)在今天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,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王伟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宁夏持续开展有计划、有组织的科研攻关,着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基础攻关再到成果转化、产业落地的一体化创新链条,基础研究经费由“十三五”末的3.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.3亿元,年均增长12.7%;培育6名自治区杰出科技人才6名、126名科技领军人才、168个科技创新团队。“宁夏农科院还建成了世界唯一的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库,首次破译枸杞基因组密码。”
“‘十四五’以来,宁夏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,聚焦新型材料、现代煤化工等重点产业的科技需求,组织实施了753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,突破了一批‘卡脖子’的关键技术难题。”王伟举例介绍,吴忠仪表生产的全球最大口径低温调节控制阀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;中色东方攻克了12英寸钽靶材,实现了国产化替代;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,获批了领域内唯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;国能宁煤400万吨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的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,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;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用上了“宁夏造枕梁”。
“宁夏现有1191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。”王伟介绍,近5年来,宁夏依托高校院所、创新平台、开发区,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,建成了六盘山实验室;同时加快推进贺兰山实验室建设,首批科研项目已启动实施。“宁夏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向开发区汇聚涌流,截至目前,培育了9家高新区、3家农高区。这些开发区集中了全自治区90%的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、90%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80%的科技型中小企业、70%的创新创业平台。”
他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宁夏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行动,持续加强科技政策培训、科技资源布局、科技活动引导,现有70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209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,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增长142%、329%,还培育了71家自治区创新型标杆企业、261家雏鹰企业、85家瞪羚企业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配资入门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